春风又绿大别山,皖西热土祭忠魂。清明节前夕,安徽省六安市2025年第一期道德讲堂暨清明祭英烈活动,在皖西烈士陵园举行。在《献花曲》深沉凝重的旋律中,党员干部们缓步走向镌刻2.8万余名烈士英名的纪念墙敬献花篮。一位退役老兵轻抚花岗岩墙面喃喃道:“当年你们用生命守护信仰,今天我们用信仰塑造灵魂。”
“将道德讲堂搬到红色教育基地,是我们盘活‘红色家底’,用英烈精神筑牢信仰之基的又一举措。”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杰介绍,六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从这里走出108位开国将军,30万英雄儿女为革命捐躯。近年来,该市在出台《六安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做好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的同时,积极构建“阵地+活动+文艺+网络”的红色教育矩阵,多维度弘扬英烈精神,持续掀起红色文化宣传热潮。
漫步六安街头巷尾,“红军大道”“红军街”随处可见,可谓“步步有记忆、处处是课堂”。在裕安区独山镇,六霍起义纪念塔与苏维埃俱乐部旧址隔街相望,青石板路两旁的建筑上当年的红军标语依稀可见。正在此拍摄短视频的市民王先生,指着一面斑驳的砖墙说:“我要用镜头让历史活起来,让更多人了解这背后的红色故事。”
“家家有红军,村村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在六安,红色遗址遗迹遍布城乡,红色文化的创新表达也正以多元形态浸润大众生活。在非遗传承人徐圣年工作室,学生们正用剪纸再现红军师长周维炯的英姿;原创庐剧《星火永燎原》,用传统唱腔演绎立夏节起义,让年轻观众在戏曲韵律中触摸历史;大型红色主题沉浸式戏剧《立夏》,带领人们穿越时光隧道,亲历“立夏暴动风雷骤,明灯照亮我心头”的激烈与豪迈;《红色六安》《将军县的红色征程》《八月桂花遍地开》等红色书籍和画册,成为干部培训必读教材;《皖西英烈故事》短视频合集,网络点击量破千万……
当红色记忆融入百姓日常,国防教育创新的种子也在校园中破土生长。开学季,金安区三里桥小学的孩子们,通过时空对线岁参加长征的吴国璋烈士“相遇”。随着退役军人志愿者长征故事的讲述,科普实验室里《少年中国说》的歌声同步响起,学生们用电磁原理复原红25军长征路线图。这是六安在校园开展“五红”教育的一个缩影——全市数百所中小学通过读红书、讲红色故事、写红色征文、唱红色歌曲、重走红军路等活动,让红色种子在课堂生根。正如市教育局领导所言:“当孩子们亲手触摸到历史时,信仰就不再是抽象的概念。”
“1931年2月7日深夜,24位坚贞不屈的人血溅龙华,慷慨就义,其中有一位安徽霍邱人,他就是王青士烈士……”这天上午,在霍邱县烈士事迹陈列馆内,12岁的红领巾讲解员汪惜姚声情并茂地讲述王青士烈士的故事。她的讲解绘声绘色,让观众为之动容。“从你身上,我看到了英烈精神的赓续和红色血脉的传承。咱们的事业后继有人啊!”一位胸前挂满奖章的老兵握着她的小手感慨地说。
“打造红领巾讲解员队伍,是我们盘活‘红色家底’,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常态之举。”皖西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包琳玉告诉笔者,他们组建由党史专家、将军后代组成的导师团,通过构建“模拟讲解+现场点评+星级评定”培训体系,已培养278人。
“当孩子们主动担起传播重任,信仰就有了传承的力量。”刘杰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红领巾讲解员培养工作,让更多少年在讲述家乡英烈事迹中厚植家国情怀,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汤伟、周琴、刘斯禹)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为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爱国情怀,4月21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郁光小学举办"不忘来时路奋进新征程"红色故事比赛,通过沉浸式讲述让革命精神在少先队员心中生根发芽。...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于都河畔的长征渡口,河水滔滔,红旗飘扬,情景剧《告别》正在上演,再现中央红军集结出发时父送子、妻送郎、渡口托孤的动人场景。...
◇2024年5月,习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山东要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上积极作为。 ◇“对话”“交流”“共同”“多元”2024中国国际孔...
清明时节,各地纷纷开展缅怀纪念活动。人们前往烈士陵园,向英烈敬献鲜花;走进革命纪念馆,重温革命先辈的故事……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革命文物记录着党...
3月29日至31日,金沙县举行春游金沙·乌江红韵——红旅融合发展互动交流活动。江西省中国工农红军研究会、延安精神研究会、江西省于都革命历史博物馆、广东省作家协会、广州市作家协会、贵州省...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 题:让红领巾在新时代更加鲜艳——习致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贺信引领少先队事业新发展 在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